个人信息

刘懿凤,304am永利集团(全球史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邮箱:liuyifeng@bfsu.edu.cn


教育与工作经历

    清华大学 人文学院 博士后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 博士

    复旦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硕士

    上海交通大学 汉语言文学院 学士(双学位)

    上海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 学士


研究方向

    近代佛教史、禅宗思想


科研成果

    专著

    刘懿凤:《近代江南丛林的神圣建构以来果振兴扬州高旻寺为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09月。


    编著

    刘懿凤、许源泰编:《汉传佛教与亚洲城市生活》,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6月。


    学术论文

   《近代汉传佛教寺院复建的现实因素与观念世界》,《世界宗教文化》(CSSCI)2024年第3期。

   《佛教变革中:近代汉传佛教的空间重构》,《佛学研究》(CSSCI扩展),2024年第1期(总40期)。

    Liu, Yifeng. Sacred Resurgence: Revitalizing Buddhist Temples in Modern China. Religions. 2024, 15(5), 627. https://doi.org/10.3390/rel15050627

    Liu, Yifeng. From Sangha Forest (叢林 Conglin) to Buddhist Academy: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Knowledge Paradigm on the Chinese Sangha Education in Modern Times. ReligionsA&HCI2023; 14(8):1068. https://doi.org/10.3390/rel14081068

    LIU Yifeng .Canal, Salt Merchants, and Emperors:Yangzhou Gaomin Temple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al Jiangnan.The Voice of Dharma,2023,4(01):87-107.

    刘懿凤:《流动与联结:近代中国城市商业发展对佛教寺院空间的影响》,《宗教学研究》(CSSCI),2022年第2期。

   《近代禅宗丛林住持权力研究》,杨曾文、定明编:《祖道千秋--首届国际黄檗禅论坛论文集》,20219月。

Liu Yifeng, Forging sanctitythe Way Laiguo Became a Saint, Studies in Chinese Religions, Vol 6, no.3(2020).

    Liu Yifeng, On Holmes Welch Study Paradigm of the Buddhist Revival in China, The Voice of Dharma, Vol 1, no.2(2020).

   《略论近代中国佛教教育的实践特色》,《佛学研究》(CSSCI)2019年第2期。

   《坚守传统丛林道风 扬州高旻寺禅七见闻》,《中国宗教》(CSSCI)2018年第9期。

   《略论来果禅师禅学思想》,《中国佛学》(2020年度优秀集刊)2018年第44期。

   《尉迟酣:法卷与中国寺院方丈的继位》(译作),《宗教研究》(CSSCI集刊),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秋第15期。

   《尉迟酣(Holmes Welch)与中国现代佛教史研究第二届中国现代佛教论坛综述》,《世界宗教研究》(CSSCI)2017年第4期。


   承担课题

   1. 永利官网新入职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 《观与念:实践视域下的佛教时空研究》,项目编号:2021QD005,资助金额:5万元,2022.1-2024.12,校级。

   2. 2021年度国家社科青年项目《中国化佛教寺院空间研究》,项目编号:21CZJ0022021.9-2025.12,国家级。

   3.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2020年后期资助“佛教中国化之开悟观念的诠释”,20204-2023.9月,资助金额:5万元,省部级。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6批《近代江南丛林的神圣建构:以来果与扬州高旻寺为中心》,资助编号: 2019M6607072019.11-2021.3,国家级。


    参与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全球史视域下的近代中国佛教世界运动研究”,(项目号:24BZJ006),20249-202912月,国家级,项目成员。


    永利官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全球知识迁移与明清至民初的中国文教形态》,项目编号:2022TD0052021.12-2024.12,校级,项目成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项目批准号:17ZDA233201711-2022年11月,国家级,承担子课题《晚清民国寺院空间与僧众社会生活》部分写作。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佛教信仰与生活史》,项目批准号:17WZJ00220181-201910月,国家级,参与著作校对。


承担课程

    本科:《佛教史》《印度文化史》《专业外语》(德语)《世界通史I》(合开)

    硕士:《禅宗史研究专题》《中国思想史原典选读》(合开)


学术兼职与公众服务

    2019.6至今,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研究丛书 编辑委员会委员

    2018.3-2023.9,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整理校订委员会 委员

    2021.9-2022.9,304am永利集团 兼职辅导员

    2021.11-2022.8,永利官网学业支持中心 辅导教师

    2023.9至今,304am永利集团 科研主任

    2023.10至今,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 会员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304am永利集团/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

Copyright 304am永利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