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明

现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资深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郑和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国际郑和学会顾问,故宫研究院中外文化交流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上海外国语大学丝路战略研究所学术顾问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3年生于北京。主要从事明史和中外关系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中葡早期关系史》《明代中外关系史论稿》等1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工作经历:

1983,1-1985,8 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文献》杂志 编辑

1988,7-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今古代史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二级研究员,明史研究室主任,徽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成就及社会影响(包括主要科研成果、社会阅历、奖励)

著作

《明太祖本传》(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

《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中葡早期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明钞本瀛涯胜览校注》(海洋出版社,2005年)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主编,第一作者,商务印书馆,2005年)

《古代中西文化交流》(与何芳川合作,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993年台湾版,1994年香港版,1998年商务印书馆版,2010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版)

合著《明代政治史》、《澳门史新编》等十余部

论文

《明代两京制度的形成及其确立》(《中国史研究》1993年1期)

《明代后期西方传教士来华尝试及其成败述论》(《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5期)

《明代中葡两国的第一次正式交往》(《中国史研究》1997年2期)

《明朝对澳门政策的确定》(《中西初识》,《中外关系史论丛》第6辑,1999.3)

《万历援朝之战与明后期政治态势》(《中国史研究》 2001年2期)

《西方跨越世界屋脊入藏第一人——以安德拉德葡文书信为中心的探析》(《中国藏学》2001年3期)

《“契丹”即中国的证实——利玛窦与鄂本笃的贡献》(澳门《中西文化交流》2002年2期)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2期)

《明代白银货币化: 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河北学刊》2004年3期)

《明代中英的第一次直接碰撞——来自中、英、葡三方的历史记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集刊》第3辑,2004)

《释西洋——郑和下西洋深远影响的探析》(《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4期)

《白银货币化视角下的明代赋役改革》(《学术月刊》2007年5-6期)

《明代青花瓷的崛起——从文明交融走向社会时尚》(《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6期)

《明代初年中国与东亚关系新审视》(《学术月刊》2009年第8期)

《明代诏令文书的整理与明史研究》(《第一届中日学者中国古代史论坛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明初政治新探:以诏令为中心》(《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 紫禁城出版社2011)等。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包括中文、英文、意大利文、日文)。

学术成果及所获奖项

《古代中西文化交流》(与何芳川合作,任继愈主编《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之一种,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

论文《明代中葡两国的第一次正式交往》(获第三届历史所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三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三等奖)

《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获第四届历史所优秀成果奖)

《中葡早期关系史》(获第五届历史所优秀成果奖、首届澳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文《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新视角》(获第六届历史所优秀成果二等奖)

《明钞本瀛涯胜览校注》(获国家海洋局优秀图书奖)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主编,第一作者,获得第七届历史所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三等奖)。

科研课题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课题《明清海外政策比较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所重点课题《晚明社会变迁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十六世纪明代财政研究:以<万历会计录>整理为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明代诏令文书整理与研究》

历史所重点课题《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

与天一阁合作课题《天一阁藏明代政书珍本丛刊》;与天一阁合作、所重点课题《天一阁藏<明史稿>整理与研究》。

现为首席研究员,主持创新工程课题《明代官私文书:国家与社会的互动》。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304am永利集团/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

Copyright 304am永利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版权所有